云計算概況
根據NIST(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)的定義,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,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、便捷的、按需的網絡訪問,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,資源包括網絡、服務器、存儲、應用軟件、服務,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,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,或與服務商進行很少的交互。
發展趨勢
云計算平臺基礎設施化
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日益成熟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擁抱云計算,將自身業務與云計算平臺進行整合,云計算不再是一個戰略問題,而成為一個戰術問題,簡單說就是業務云化已成為必然。國內眾多知名廠商如阿里云、騰訊云等都發展了自己的云業務架構,并且時至今日已有大量的用戶和企業群體將自己的業務遷入云端。云計算基礎設施已經步入快速的發展時期。
政務云的快速發展
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各地方政府多年努力的情況下,政務云平臺逐漸被廣泛應用,正在有越來越多的政府職能部門在開展政務云建設。通過構建完善的政務云平臺,促進政府職能轉變,提升政務執行效率,實現政府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公開與各部門間的信息互聯互通、資源的共享。實現全國各省、市、區縣政府以及所屬職能部門建立整體聯動、部門協同、省級統籌、一網辦理的“互聯網+政務”一體化網上服務的新模式。
日益完善的云計算產業鏈與云計算生態
在云計算應用模式大發展的背景下,傳統服務廠商紛紛借勢發展云平臺業務,基于已有的產品和技術優勢,推出云計算服務和解決方案,通過各行各業對云計算技術的應用與依賴,云計算產業鏈得以構建,以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,平臺服務商,應用軟件服務商,云終端設備提供商,云內容提供商,云系統集成商為主要角色的云計算生態系統正在加速形成。
云安全成為重要議題
在云計算帶來的性能和效率提升的前提下,云計算的安全性依然是最被企業看重的方面。在云計算環境下,企業的應用場景發生了很大變化,很多企業管理者以及安全人員認識到,過去的安全防護邊界已不再明顯,自身對于云上業務安全的控制力在降低,這也導致了很多企業在評估是否遷移到云計算時,對云計算安全的擔憂。所以,云計算時代下,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云計算安全解決方案就變得非常重要和緊迫。云計算安全領域也成為眾多安全廠商奮進的新目標。
云計算技術
云計算使用了許多關鍵技術,主要包括虛擬化技術、容器技術、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等。
虛擬化技術
虛擬化技術的優勢主要在于可以提升資源利用率、降低管理成本、提高使用靈活性、提高安全性,虛擬化可在不影響用戶的情況下對物理資源進行刪除、升級或改變。
容器技術
容器擁有更高的資源使用效率,實例規模更小,創建和遷移速度也更快。相比于傳統虛擬機,單個操作系統能夠承載更多的容器。
海量數據分布存儲技術
分布式冗余存儲能夠極大地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,在一個存儲節點失效的情況下,通過冗余算法實現快速的數據恢復。
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
云計算系統的平臺管理技術能夠使大量的服務器協同工作,方便的進行業務部署和開通,快速發現和恢復系統故障,通過自動化、智能化的手段實現大規模系統的可靠運營。
服務內容
安全風險評估
基礎設施安全
應用安全評估
安全培訓服務
客戶價值
全面發現云計算安全的風險
從監管角度健全云計算平臺治理架構,推進云計算安全體系建設以及制度體系的落地執行。
提升云計算平臺等保評級
協助客戶對評分較低項進行整改,提升云計算業務整體安全性,提供合理的、可落地的控制措施或解決方案。
完善云計算業務應急響應體系
有效提高云計算業務應急預案保障能力,提升應急處置能力,在云計算業務領域建立健全、規范、合規、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。